2025年4月16日盘中突发《2025年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专项规划》草案征求意见,明确将环氧丙烷(红宝丽主营产品)
2、2025 年多家全球环氧丙烷工厂关停或面临关停。如 3 月 6 日壳牌公司位于荷兰穆尔代克的年产 21 万吨的环氧丙烷 / 苯乙烯单体(POSM)工厂因技术问题发生不可抗力事件;
环氧丙烷的上游原料最重要的包含丙烯、双氧水、氯气、乙苯、异丁烷等.丙烯是环氧丙烷生产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60%-70%.丙烯主要是通过石脑油裂解、丙烷脱氢(PDH)或煤制烯烃获得。此外,根据生产的基本工艺路线的不同,辅助材料还包括氯气(氯醇法)、双氧水(HPPO法)等。
环氧丙烷下游产品丰富多样,最重要的包含聚醚多元醇、丙二醇、丙二醇甲醚、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等。其中,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最主要的下游产品,占环氧丙烷消费量的70%左右。聚醚多元醇大多数都用在生产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和涂料等。丙二醇主要用来生产溶剂及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丙烯酯)等。此外,环氧丙烷还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
化工产品合成的关键原料:环氧丙烷是合成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原料,而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酯的关键原料之一。聚氨酯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弹性、耐磨性、耐油性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家电等领域。此外,环氧丙烷还可用于合成丙二醇和丙三醇,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
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环氧丙烷用于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乳化剂、分散剂等方面。同时,环氧丙烷还可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改善润滑油的性能。
供给方面:2025年,全球环氧丙烷市场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壳牌公司位于荷兰穆尔代克的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POSM)工厂因技术问题停产,该工厂年产能力为21万吨。此外,利安德巴赛尔和科思创宣布永久关闭位于荷兰马斯夫拉克特的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PO/SM)生产单元,该工厂年产能为30万吨环氧丙烷。陶氏化学也计划在2025年关闭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Freeport的环氧丙烷装置,产能为55万吨/年。这些关闭的产能总计超过100万吨,导致全球环氧丙烷市场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
需求方面:环氧丙烷下游最大应用领域是聚醚多元醇,未来有明确投产计划的产能超过400万吨,带动环氧丙烷需求持续增长。
供给方面:2024年国内环氧丙烷总产能达到782万吨,同比增加27.78%,产量约为527万吨,较去年增加22.27%。2024年底,中国环氧丙烷的产能为782万吨,消费量462万吨,其中进口净34.14万吨,产量430.57万吨,产能利用率70.35%。根据卓创咨询统计,2024-2028年,中国将有750万吨新增产能规划,到2028年产能达1360万吨,产能增速快于需求增速,未来中国环氧丙烷开工率将有所下滑。
需求方面:环氧丙烷大多数都用在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和各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最大下游,占比80%左右。2024年随着环氧丙烷产能的增加,下游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聚醚多元醇等主力下业。预计到2025年,下游聚醚多元醇和丙二醇的新增产能将达到约235万吨,其中聚醚多元醇为175万吨、丙二醇为60万吨。
国内趋势:在国内聚醚多元醇等行业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环氧丙烷的供应缺口一直存在,但在国内产能扩张的情况下,其供应缺口将有所收窄。预计到2028年,中国环氧丙烷供应缺口为23万吨,较2023年缩窄11.14万吨。
产能扩张与需求量开始上涨:国内新建环氧丙烷项目仍在增加,预计产能和产量仍将保持增长。同时,下游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聚醚多元醇等主力下业
企业分布情况区域分布:中国环氧丙烷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辽宁、河北、上海等省市。其中,山东的环氧丙烷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包括万华化学、滨化股份、齐翔腾达、维远股份、华泰股份、石大胜华等
产业链分布:环氧丙烷行业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催化剂生产企业,包括中国石化、渤海化学、中触媒等;中游为环氧丙烷研发和生产企业,如红宝丽、滨化股份、航锦科技等;下游主要为环氧衍生品生产企业,像奥克股份、红墙股份、万华化学、隆华新材等。
梯队划分:从注册资本和竞争力来看,中化国际、齐翔腾达、滨化股份、万华化学等处于行业头部地位;红宝丽、航锦科技、维远股份等处于一梯队;其余注册资本小于5亿元的环氧丙烷企业处于第二梯队。
市场集中度:环氧丙烷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大多分布在在山东、江苏、辽宁等省份。
新工艺应用:截至2024年7月,红宝丽环氧丙烷装置技术改造中,新装置将采用异丙苯法新工艺(CHP法)。
对外销售:滨化股份、航锦科技等企业环氧丙烷产品对外销售,销售渠道以国内市场为主
万华化学:作为国内最大的环氧丙烷供应商之一,年产能达 74 万吨,其拥有自主开发的 PO/SM 技术,并且宁波基地二期 30 万吨 POCHP 装置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投产。公司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一体化优势显著,随着环氧丙烷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海外产能的退出,其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滨化股份:国内环氧丙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现有产能 35 万吨 / 年,氯醇法工艺成熟,且配套烧碱产业链,能够大大降低综合成本。欧洲产能退出后,公司可通过鹿特丹港物流网络抢占欧洲市场占有率,出口业务有望大幅增长。
红宝丽:泰兴环氧丙烷产业基地具备 12 万吨环氧丙烷产能,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氧化法新工艺,是国内首套工业化装置。公司聚焦环氧丙烷 - 聚醚多元醇 - 聚氨酯一体化,在硬泡组合聚醚等商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和产业链的逐渐完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不断增强。
齐翔腾达:建成了 30 万吨 / 年环氧丙烷项目,采用共氧化法,经济性优势突出。公司依托丙烯原料自给优势,成本控制能力较强,随着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有望凭借产能优势扩大出口,提升市场份额。
渤海化学:其全资子公司渤海石化具备年产 60 万吨丙烯的产能,丙烯是生产环氧丙烷的基础原料,公司通过丙烯生产间接与环氧丙烷产业紧密相连,能够为环氧丙烷生产公司可以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在环氧丙烷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瑞华技术:是国内唯一对外提供环氧丙烷 / 苯乙烯联产成套技术服务的企业,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为国内众多相关公司可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自身在技术服务市场中占据优势,提升了企业价值。
怡达股份:年产 15 万吨环氧丙烷项目已建成投产,采用 HPPO 法,产品环保高效。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美国 FDA 认证的环氧丙烷衍生物供应商,海外订单占营收比例比较高,且环氧丙烷项目配套了双氧水提纯项目,有助于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石大胜华:是目前电解液行业唯一将上游延伸至环氧丙烷的上市公司,自身具备五大碳酸酯溶剂、六氟磷酸锂及部分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可实现 95% 以上的基础原材料自供,随着电解液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公司对环氧丙烷的需求将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时也能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减少相关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特别注意:本文章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预测等,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本文章所述观点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特定投资产品的推荐或保证